坐落在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的人民大会堂,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之一。人民大会堂主要由中央大厅、万人大礼堂、宴会厅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楼组成。万人大礼堂结构设计新颖独特,没有一根支撑柱廊,从主席台各个角度看大礼堂,视野都很开阔。当年,设计者和专家们是如何保证万人大礼堂挑台结构稳定与坚固的?让我们翻阅尘封的档案,一起寻找答案。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做出在北京兴建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的指示。指示中要求,十大建筑要建得庄严、美观,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且必须在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北京市政府随即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兴建工作。 为确保工期,十大建筑只能“边设计、边供料、边施工”,落实在图纸上的每一项大大小小的规划在建设中都将会被“立即执行”,设计中每个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致命的隐患。1959年2月,受北京市政府邀请,来自全国的建筑、结构专家来到首都为十大建筑的建设工程把关,并召开全国建筑、结构专家审查国庆工程设计会议。参会人员有梁思成、茅以升、汪菊潜、赵琛、吴良镛、杨廷宝等。 专家们在对各个建筑的设计图纸进行研究,实地参观各建筑工地后,展开了讨论。他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围绕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设计结构是否安全、是否需要修改设计方案展开的。土木建筑结构专家蔡方荫首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如要将挑梁后尾延长到后面砼大墙内,挑梁就会被截成上下两段,这样便会对建筑的整体刚度有损失。”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组联系人的汪菊潜听后说:“原设计方案是安全的,施工已经完成,现在应该对细节进行修改。”蔡方荫则坚持自己的想法。经过专家们的一番讨论,最终总结出了几条针对万人大礼堂挑台结构进行的改进措施:1.挑台梁设计改为横向整体后,下层挑台过道顶板太低,不符合使用要求,经建筑方面提出,由2.4公尺至2.7公尺提高到3.4公尺。因此需要变更部分支撑并采取补强措施;2.将支撑上、下层挑台的两段钢柱,用钢筋混凝土包起来,以增加上、下钢柱的整体刚度;3.在上、下层挑台梁前端做一较高的型钢横梁(在建筑许可的条件下),以调整各挑梁可能发生的不均匀垂度;4.挑梁的后尾除原设计连接构件外,用型钢做门,横拉在钢筋混凝土柱后面,以增加安全程度。专家们认为,采取以上措施后,在保证材料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万人大礼堂结构的安全是可以保证的。 专家们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围绕宴会厅如何抗震展开的。最初,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外围的尺寸长与宽都是108米。按照建筑规范,砼建筑温度伸缩缝间的连续长度,不应超过50米。原设计是在整体砼基础上,用4条伸缩缝将正方形的宴会厅划分为一个“井”字,在每两条线的焦点处建造支撑屋顶的柱子,就好像是一个八仙桌架着四条腿。多数专家认为,这种做法应力情况复杂,很难估计细节。为增加设计的可靠性,对支座的做法有三种建议:第一种建议主张将四支座全部做成固结,通过钢梁把各单元连系起来,温度应力由梁架及柱分别承担;第二种建议搞活动支座,使各单元震动时屋架不受影响,如果做不到,也赞成第一种做法;第三种建议主张建桁架(桁架是由杆件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的支撑横梁结构),采用桥梁的常用做法,支座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滚动。主桁架不做成自由伸缩的,由桁架本身受温度应力。经讨论,专家们总结出以下改进措施:1.钢屋架支座改为双层滚动支座。由于加工时间来不及,并考虑到抗震要求,结论改为固定支座;2.在宴会厅外围8个单元间每层伸缩缝两侧双柱柱顶外,用型钢和弹簧将双柱箍在一起,使各单元间在温度变化时仍可自由伸缩,在地震时,则可起到一定的整体消震作用。 在解决了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及宴会厅的问题后,专家们又讨论了人民大会堂国徽摆放的位置、外墙与外墙色彩用料等问题。 人民大会堂从提出兴建到规划、设计、施工完成,一共用了1年多的时间,其中,从选址到敲定设计图纸,仅用了50天。而从场地上原有房屋拆迁到地质勘探、地基处理、施工机械、材料准备、工程施工、工程完工后的房间布置以及正式使用前的试用只用了十个月。验收之后,工作人员都为这一集体拼搏创造的奇迹感到骄傲。 1959年国庆节前夕,作家冰心在参观了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后,写下了这样的句子:“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敬虔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无边壮阔。”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