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地市频道: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焦作鹤壁新乡安阳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
政务
中原经济区 政策法规 业务指导 职称教育
档案科研 档案学会 精神文明建设 廉政
资讯
通知公告 档案新闻 档案界论坛
档案界维基百科 《档案工作》电子期刊
互动
网上预约服务 馆藏珍品展厅
网上调查 利用天地 档案征集 档案技术
档案文件查阅
已公开现行文件查询 河南数字档案馆
音视频档案 历史记忆 本地沿革
 档案技术
河南省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功能需求专家沙龙
更新时间:2014-12-8

河南省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功能需求专家沙龙

 

河南省档案局于2014年11月21日上午在郑州举行了“河南省数字档案馆建设功能需求”研讨会。省档案局副局长王书继、副巡视员郭传远同志,省信息化管理部门有关负责同志、高校专家、省局各业务处长以及部分地市、省直单位的业务骨干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档案局科研技术处处长李宝玲主持。

省档案局副局长王书继出席并讲话,王局长在讲话中指出:一要充分认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数字档案馆建设列入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把各级档案馆建成数字档案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也将数字档案馆建设纳入中原文化信息化建设工程,数字档案馆建设成为河南省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要吃透情况,科学规划。数字档案馆建设,功能需求的研究是科学规划的基础与依据,因此要把功能需求调查透、研究透、表达清楚。三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河南省数字档案馆建设已经起步晚了,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借鉴、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做到起点高、节奏快、步调齐,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刘永(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数字馆的概念是上世纪90代中后期就提出的,上海、安徽、深圳、青岛起步较早,省内郑州也起步较早,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数字档案馆从功能上看,一方面覆盖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除此之外,增加了一些相关功能,如实时数字采集、重大活动信息采集等,这些在丰富馆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线的收集归档,一些统计信息的汇总与整理功能也都得到很好的实现。另外,数字档案馆在为角色服务,为民生服务,为社会各界服务方面,以及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发挥了独特作用。河南省的数字馆建设有几个典型例子,可以此为基础,搞全省的数字档案馆一体化建设。

现在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了智慧层面,象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数字档案馆的功能不仅仅是收和管,最终要发挥信息服务的功能。信息服务不仅仅是通过网页形式提供浏览服务,而是要有针对性地面向决策,面向问题、面向客观需求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一种服务,这是将来数字档案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还有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进行的服务。这里面牵涉到的技术都是成熟的,可以采用嵌入的方法,嵌入到数字档案中来,直接为我所用,这样的服务才是未来的方向。这仅仅是前一阶段探讨的服务的一个思路,在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就不仅仅是信息层面的。例如,服务对象喜欢哪一个领域的信息,我就推送哪一个领域的信息,这就上升到所谓的智慧层面。当然智慧不仅仅是网页的形式,还有和其他网络的融合。比如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尤其是和新媒体融合是下一步的方向。我想其他省市地区在这方面还没有做到。我们开始起步就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不但要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方面起点要高,在信息的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方面也要前进一步,起码思维要往前进一步。要和相关的信息技术部门和公司合作,把近几年一些新的方向应用进来,作为规划当中的一部分内容去推进。这样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到全国信息化的前列,数字展馆的建设也会取得有特色的成绩。

李占波(郑州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

数字档案馆的主要功能是存,也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要把我们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档案保存好,就是有效保存数字化的档案和电子档案。第二个功能是查,怎么样方便用户有条件的去查。第三个是整,作为数字档案馆要把很多看似无关的信息整合到一块。第四个是享,共享。咱们省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程度。电子政务原来主要强调政府上网和政府门户以及一站式服务。现在又提出信息共享,作为数字档案馆我们应该给政府和各个相关的职能部门提供档案的线上服务和信息共享。我认为很多电子政务没有解决好服务的层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信息没有共享。

如何围绕这四个方面把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更好?从技术上来讲,要使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第一个就是大数据。因为数字档案馆有大量的数据,因此在建设数字档案馆当中要引入大数据的技术和架构。

第二要运用云服务、云计算等一些新方法,在资金比较短缺,人才比较缺乏,数字档案馆的规划方面是不是考虑云服务的方式。我们以省局为中心,建设一个大的平台,辐射全省各个地市。建设得比较好的地市可以和省馆互为备份,作为一个分中心。集中数据管理,集中提供服务,地市只需要使用云服务,不需要再重复建设。这样从资金、人员需求、运维成本上,都会大大降低。将来省委和政府也可能会建设政务云,也可能会包括数字档案馆的一部分。

第三个是移动智能终端,或者称移动互联网,目前也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要提供大众的服务形式,如果没有移动终端的服务,将来可能是很大的缺陷。因此我们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当中也可以考虑移动互联网相关的服务形式和相关的技术手段。

设计一个系统的关键是在需求调研和设计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弄不清楚,参与设计的人或公司没有高的水平,我们将来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也不可能达到一个高的水平。建议在数字档案馆的设计阶段找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公司,这部分的钱省不得。有很多的系统,公司为了做后面的项目免费给你设计,但实际上有很多都是围绕他自己的利益去做的,所以在需求调研和功能设计上最好用一个第三方公司,真正把需求摸清楚,功能规划好、设计好。

张利亚(河南省工信厅办公室副主任):

我先把工信厅档案馆的情况向大家做个介绍。工信厅档案馆馆藏有五万多卷。其中有两万多卷煤炭科技档案。还有两万多件是2009年成立档案馆之后的文书档案。从去年开始对长期和永久档案进行了全文扫描和挂接,初步进行了档案数字化工作。

下面谈几点建议。一是档案数字化要和办公自动化相辅相成,单一的开展比较被动,只能局限于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所以呼吁省委省政府尽快推进各个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第二个方面,希望档案部门尽快出台档案数字化方面的标准。目前有些部门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标准。但是。比较繁琐。不容易执行。建议能把标准分解一下。更易于执行。第三个方面。档案数字化需要经费和资金的支持。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专项资金,只能用办公经费。每年结余一点推进一点。希望能得到财政的支持。

王晓东(河南省国家保密局技术处调研员):

我从保密的角度结合功能需求,介绍一些有关信息化方面的保密政策,也根据咱们的主题提些建议。首先,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非常必要,赞同尽快立项。第二,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要做好安全工作。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提的要求比较高。习总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按照保密法规要求,所有的网络要严格界定是否为涉密网络,涉密网络要分清什么密级,按照相关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第三,数字档案馆建设和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都要求有相关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或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资质。第四,对省直机关向省档案馆移交的电子档案,建议可以通过党务内网进行移交,如果不能实现网上移交,可以通过红盘或者光盘进行移交。第五,如果有涉密的数字档案,要做好档案的解密和密级变更的工作,这样既利于做好保密工作又方便利用。

周行民(河南省工信厅电子政务处副处长):

对于河南省电子政务方面的投资建设和应用,纳入到规划中的都是经过充分的酝酿思考和筹划出来的。是参考了邻省这方面做得好的一些经验,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必须不得不推进的一些工作才纳入到规划中来。规划的草案也多次征求省直部门和相关省辖市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规划的起草还是比较全面的。

一开始做的时候,是把数字档案馆作为文化产业的一块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恰恰他的重点是应用方面,不管是一个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还是一个数据库的开发。它的应用是生命线。如果没有应用或者应用越做越窄,肯定最终会死掉,核心还是在应用上。那么支撑应用的核心,恰恰就在整合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上。这几年我们在推行全省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一直在说“整合应用、共享安全”的八字原则也是这么来的。

河南省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比较落后。但是,落后一步可以超前一步。超前一步是说,怎么规划的可以比较超前。如果咱们在规划和建设上超前一步的话,肯定在应用的前瞻性上要做充分的全面的考虑,比如大数据的应用问题云计算方法的采用。不管怎么样,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没有变的,数据的大集中的方向是没有变的。云计算的逻辑应用和资源的优化重组,这个方向是没有变的。落实到新概念上,就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问题。咱们省里这一块儿,统一规划的问题同一平台的问题统一建设的问题和应用的问题。这肯定要涉及到相关的走的比较靠前的省辖市的沟通和衔接的问题。对于沟通和衔接。除了管理层面上很大程度上要涉及到标准和规范的统一问题。标准和规范的统一不单单涉及到数据资源的开发问题,更涉及到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上,和横向联系的对接问题。如果前期这些问题没有开发好,回来再开发一些中间件,那样会更加麻烦。这样失败和教训的例子也很多。

李宝玲(河南省档案局科研技术处处长):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依据是《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建好“三网”、“四库”、“一平台”以及标准规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除了数字档案馆基本的框架功能以外,咱们起步比较晚,将充分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技术,起点高一些,步伐大一些,统一部署,整体推进。首先从理念上来讲,在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实现“两个一体化”。第一个把省数字档案馆和省直机关数字档案室要整体推进,实现电子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机关数字档案室是我们数字档案馆的基础和源泉,如果我们把馆藏的档案全部进行数字化了,而机关档案室还使用传统载体保存信息,那么又出现了非数字的信息,所以档案馆和档案室要整体推进。另一个一体化是省、市、县三级数字档案馆一体化,要同步推进、同步规划。目前省内把数字档案馆建起来的有郑州市、洛阳市和济源市档案馆,其他市的档案馆只是使用一个单机版或网络版的档案管理软件,不能称为数字档案馆。在我们的调研中,很多市县一级档案馆也都提出,希望省局能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统一部署,统一标准规范,他们只是通过这个平台整理信息、上传信息、共享资源,从而带动条件差的市县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要实现这“两个一体化”,和咱们的电子政务是密不可分的。省直单位在线的电子文件的接收是一定要依靠政务网,市县的互联互通也是要依靠政务网来实现。数字档案馆的规划和建设,要与政府电子政务部门联系,充分依托现有的政务内网,部署数字档案馆的部分业务。

于颖(河南省信息中心应用部主任):

数字档案馆项目的建设过程会很漫长,要想尽快见成效,不要只想着大而全。要做到:适度、分期、创新。在做调研时要把总体概算弄清楚,规划要适度。做好大框架后,可以分期多头去申请一些资金。在可研规划里要把总投资全部匡算进来,项目分多期进行,为后续申请资金做准备,尽快拿到资金开始建设。

国家建设指南把数字档案馆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信息管理平台,一个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还有一个保障体系这三个部分。我们要结合别的省市的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这三个方面找到一个最普通的切入点进去做成亮点,哪怕一个很小的应用,河南就会出彩。创新就是别人没做过,也可能有类似的。要有互联网的思维,做得最贴近用户体验,那可能就是一个亮点。

关键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资源库的建设,还有一个是搜索查询。资源建设包括元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数据库的结构。建设时要考虑到管理系统有哪些功能,库结构表要做哪些设计。还有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利用什么,主要是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在分析挖掘的过程中,实际上数据库基础设施建设是最主要的。我们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偏资源建设的多一些,鉴于这种情况,我就建议在数据库的选择上是主要的,数据库表结构设计要有利于搜索查询。

还有施工部署时如何用低成本可靠安全的保管好数字档案馆大量的数据。过去很多方案采用小型机,但小型机成本高,后期维护不方便。建议用低成本的物理服务器插盘来做存储、备份,成本低,维护方便。

数据库的建设方面,数据库结构是基础,要架构好。 除了必须的业务字段(数据项)之外,还要为后来的利用设计一些辅助字段。比如档案价值的鉴定、档案类型、是否开放、密级等等都要考虑在数据库的建设中。

在可研中,要分析现有资源存量以及未来增长的情况。鉴于互联网发展比较快我们可以预算三年的增量,这样就可以预算方案中存储和备份需要多少。

在数据库方面为了后续维护和建设。在整个数据库设计、建设好之后一定要有图表,把每个数据库结构及之间的关联表示清楚,这样不管哪个公司进行维护,都能延续,不至于被一家公司绑定。

对于管理系统,从功能上来说,软件系统经过前期的调研需求开发设计,到试运行,包括正式运行以后还在不断的补充新需求,不断的完善,不要企图一次做成。在功能方面的创新点是与资源库建设方面有关的,就是做好与厅局的对接。怎么接收厅局的数字档案,肯定在软件管理系统中要设计和他对接的功能,最好的方法是借鉴其他省市好的方法。还有一个跟咱们的对外利用窗口有关,就是网站。咱们省档案局的网站建得比较早了,已经不适合互联网思维的方式,不是基于用户体验来设计的,很多栏目的设计都只适合内部办公,不应该做到对公众的门户网站上,正好借着这个工程把这个网站放进去整体做一个统一的改版,让访问者进来后想干什么想搜索什么一目了然。目前有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来改善用户体验的网站优化改版技术,可以把代码加在网页上,对用户访问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样改版的时候就可以把用户访问多的放在显著的位置,用户访问少的可以往后放。

利用开发方面。共享利用查询,一方面是对厅局的共享查询,我们不只是接受厅局的档案,还要让厅局能够利用。还有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利用查询,省、市、县人员都要统一起来,具体的利用范围都要设计好。把省、市、县三级档案馆的资源统一起来。

还有一个问题是搜索,不管是对内部的、厅局的、市县的要为了准确的推送,有效的搜索。大数据和云计算怎么落地,那么就要落在搜索上。一定要基于大数据分析,把搜索的途径和层次分好,使搜索的算法有效快捷。无论哪家公司做开发,都要让他们把大数据利用起来,把搜索的途径和层次做好。

人员权限的设置一定要设计好。要对人员进行分类,包括有内部业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和公众利用者。内部管理人员也要分省、市、县三级。每一级人员权限的设计从开始就要规划好。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备份恢复。建议系统建成后,一定要对备份进行实际演练,象应急演练一样多次体验。

还有一个就是和各个系统的接口要留充足,一定要考虑扩展性。

还有一个是网络结构设计的问题。涉密档案要依托政务内网,非涉密档案基于政务外网或互联网。一定要把网络框架设计好,并且要做好整个系统的安全架构。

对于省市县的情况已经有三家市已经先行了,他们是做的比较好的,我建议把他们的情况调研清楚,采用统一的软件,对于数据集中方面我不太了解档案行业的情况,但据我了解在很多大的纵向业务部门是:软件统一,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基于档案的特殊性,还有一种分布式的部署也是可行的,但软件要统一,为互联互通共享资源打好基础。如果不统一的话最后整合比较麻烦。做完这个之后接着还要考虑互联互通的问题,现在考虑得是馆际之间的互联互通,将来还要考虑省际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至少要留着这个口,朝着这个方向去做。

标准化方面。接收厅局的数据,和地市的对接都需要标准。为了统一,建议把其他做的好的标准拿过来作为基础,然后根据咱们的实际在建设过程中补充完善,最后做总结提炼,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作为河南省的地方标准进行发布。以后所有的厅局再进行档案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档案馆时,在遵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要遵守河南的地方标准。

河南省正在和阿里巴巴合作建设政务云,预计明年一、二月份会上线。你们不必自己建设那么多的硬件设备,一是投资大,另外也没有那么多人进行维护,所以你们除了涉密信息外可以依托政务云来建设。明年如果能赶上先期的应用系统,可以先进行试用,做一个试点,这也是数字档案馆的一个亮点,一个创新。

段丽(河南省电子政务内网管理中心高工):

我们的机构是两块牌子,一个是省电子政务内网管理中心,负责全省政务内网的规划、建设、管理,一个是电子文件管理处,负责全省电子文件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

数字档案馆从我们工作角度出发首先应该考虑电子文件的归档、移交和长期保存的问题,尤其是移交这一块,国家对他的格式以及长期保存的格式以后都会陆续出台,我们做前一部分的工作,档案馆做后一部分的工作,中间这一部分我们之间应该有一个交流,以免我们的电子文件,包括省直各系统形成的电子文件格式,造成移交不过来,即便移交过来后他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怎么去鉴别,怎么利用,能不能被打开,这些都需要我们之间进一步沟通。

国家对电子文件管理2010到2015有一个规划,咱们省在电子政务网二期也有一个规划。数字档案馆可以依托电子政务内网来建设,河南省电子政务内网已经覆盖了省、市、县,上联国家,横向省直单位150多家,包括十个直管县市也连接上了。全省的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论证会也已经开过,数字档案馆涉及电子政务的资料完全可以依托电子政务内网,依托电子政务内网的云来做一些工作。

秦红玉(河南省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副主任):

目前我省的政务网分为电子政务内网,这个网是党委一个节点,政府一个节点,党委与政府互联互通,形成省级网络中心。但是接入范围不一样,政府系统的汇集到政府办公厅,党委和其他单位如人大、政协、法检两院等汇集到党委办公厅,两家是通的,形成一个平台,这个是涉密网。另一个是电子政务外网也叫政府专网,与互联网是物理隔离的,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一直延续到县乡、省直将近200各单位,这是一个现状。

就网络来讲,技术已经不是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把你的需求理清楚。对于需求,你要进行一个分类,是统一建一个大平台,还是分不同需求建不同的平台,还有你面向的对象是统一进入还是分类进入?对信息的分类以及服务的分类,你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比如一个文件大家把包括签批手续都给你们了,但是对有些人来讲,文件内容他可以了解,但是签批的过程他是不能了解的,这样就存在一个分段服务,哪一类的用户看到那一层次的东西。再一个对于新增的信息,各部门各单位的文件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图片、语音、视频等怎么接受、怎么归档,每类信息不同的单位不可能只有一种格式,这些格式在接收、归档时如何统一转换,这些都要考虑到。

贾江涛(平顶山市档案局副局长):

建议在建设数字档案馆时,省局要搞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统一标准,设计好省局需要做什么,市局需要做什么,要有一个明确合理的定位,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整合,分层次,分步骤,逐步推进。

吴刚(洛阳市档案局技术管理科科长):

洛阳市档案局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个是标准问题,我们现在的标准如电子文件的标准和数字化加工的标准过早,有些已经不适用了,我建议省档案局尽快的出台标准。数字化加工的标准、电子文件的标准要保证查阅的速度、准确、完整性,包括接收各个单位的电子文件如何实现保真。比如,数字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文件的格式包括目录的格式和全文的格式,全文的格式最初要求100dpi,现在要求彩色300 dpi,但是300 dpi又产生一个问题存储容量过大,如何保证检索时能够迅速、快捷。所以标准一定要求,最低要达到什么标准,同时格式要多样化。

再一个就是规范的问题,咱们现在按照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中规范的硬件、软件、网络等等,网络现在要求三网,一个是内部局域网,这个网络应该是可控的,我们的做法是涉密文件从来不上网,解密以后再说。作为档案馆查阅查询的现行文件利用,和市政府电子政务内网沟通在他们那边设一个端口,他们那产生的文件,我们一件不落的先存过来;在利用方面,因为各个单位都有接口,每个单位只能用自己单位的,不能跨单位跨部门利用,所以规范如何做,在框架上应该设计好。

第二就是资源数据的收集,咱们再过几年有可能是电子变纸质,或者是直接只有电子文件,这个将来怎么收集,怎么来保证真实,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安全问题,一个准确问题,尤其有些单位用word文档保存的文件,如何保证他的合法有效性。

第三就是利用,其中一个开放鉴定的问题,既然要放到互联网上用,这些文件必须要经过鉴定部门来鉴定,尺度怎么把握。

第四是数字档案馆的软件可操作性问题,现在我接触到的全省有名气的公司,软件的可操作性不强,人员使用非常麻烦,在这一点上怎么能够简单化,包括放到电子政务内网上,应该是怎么简单怎么来。

第五是资金投入问题,省辖市还行,对于县级档案馆资金相当紧张,建议咱们能够像国税一样,统一软件、统一标准、统一接口都统一起来。

第六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一个是信息资源的保密、保存的安全,再一个就是数字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的安全,国家局相应发了很多文件,大家也都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但是到底安全不安全,还是要打问号的。

訾志远(许昌市档案局副局长):

我从用户的角度谈一些看法。档案数字化的现状大体有如下几个特点,一个是信息孤岛,各单位数据互联互通比较困难,操作系统、存储标准都不一样。二是混乱,数字化手段混乱,管理软件混乱。

我认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整个构建要实现一高一低,一高就是整体构建要高一些,而且要科学、全面、有前瞻性,一低即低实施,就是进行数字化的门槛要低,不需要有太多的附加条件,比如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还有资金支持等。第二个是在实施过程中要分清轻重缓急,一个是分清需求,先以现有信息作为主干,各单位与数字档案馆的连接作为分支,先将档案馆内的现有信息进行整合,同时也可以先接受其他单位现有的电子档案。三是在构建数字档案馆的同时要统一标准,标准的形成也是构建网络真正共享的前提条件。

贾欣营(郑州市档案局副局长):

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数字档案馆建成了,但是谁来管,目前还是由公司托管的,这是个大问题,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人员的培养。

第二个是“存”,如何存,本馆就不用说了,但是其他厅局、基层他们如何存?根据经验我认为应该和几个部门结合做好数字标准的协商,一是电子政务中心,他们什么标准,咱们又是什么标准,如果直接接收过来那就减少了许多重复工作,再一个部门是公文交换站,大部分要归档的东西都在公文交换站,可以和政府协商一下形成一个虚拟的公文交换站,将虚拟的公文交换站放在省馆,这样又解决一部分存的问题。还有一个是规范性文件,如何直接变成数字化,如果把握好这三方面,就基本解决了数字档案的百分之八十的增量。在建数字化档案馆的过程中应该把文件管理中心建立起来,这就解决了所有存的问题。

再一个是“用”。在用的问题上公司做有一个短板,就是缺少我们最需要用的东西,数字馆的功能是什么,数字馆的功能更主要的是要让领导看到、让百姓看到,我们可以借鉴辽宁省档案局的做法,建数字档案馆的同时,人家又建立了几个工作室,一个是图片的编辑工作室、一个是和电视台相连接的直播室。因为现在举办展览尤其网上的展览就是对图片、声像的编辑。据我所知对图、声、像的管理是个短板,纸质的数字化的东西相对好用。如果把用的问题解决好,很多事情就好办了,这样一个馆看起来好看,用起来好用,钱投的值不值,效果就显现了。如果只是一个检索,只是比在微机上查找方便一些,在用上看不出来,就没多大意义。还有编研,数字化的编研怎么编,很多以前没有涉及到的东西要涉及到要超前一些,要考虑到。

郝伟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主任):

数字档案馆的导向分两个导向,一个是技术导向,一个是需求导向。技术导向不是咱的问题,象云计算、大数据啊等具体怎么用,是公司的事情。郑州市数字档案馆最初设计时也想到了云存储、但是最终没有实现,所以我们不要排斥他,也不要以他为导向。数字档案馆最终是一个档案业务上的工作,技术不是问题但是要为我所用,我觉得在思想上应该是这样的。

另外从数字档案馆的功能需求来说,数字档案馆一共有四项功能,一个是与实体档案馆是相对应的,这个应该体现到咱们的局域网上,在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上提出三网分离,最核心的网就是局域网。第二个是和电子政务网它实际上是一个电子文件中心,是过度的一个阶段,并不是说已经进入档案馆了,这不是一个概念。第三个网就是地市的,档案法明确规定,各级档案馆都要有一个网站,国家档案局做了一个中国档案云,他要求那些宏观层面对国家有用的资源投放到云端上去,这应该是一个数字档案馆资源整合的一个平台。第四个是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这个应该基于互联网的,面向公众的,咱们现在是搞设计的,实实在在的把四个网设计好,这四个网是不是一个软件,这个是很具体的,每个网都有那些需求,把这些需求设计好,看软件怎么分工。从技术上来说还要适度超前。要有互联网思维。硬件投入上还要采用一些新的理念,搞云计算、大数据都从底层的,不要搞那些高大上的,一定要落到实处,包括什么移动互联网,这些都要落地。还有是标准问题,我们以前的标准一定是一个错误的思想,一定要有开放的思维,一定要在建设过程中把我们的管理标准做好,把我们的总体框架做好。

李宝玲:刚才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从宏观规划到整体架构、关键技术的具体应用,从数字档案馆的基本功能到拓展功能,从数字档案馆的现状、经验到问题、缺陷提了很好地需求和建议。特别是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主管电子政务的有关专家站在电子政务的高度去审视我们数字档案馆,从规划、技术、实施、共享、安全等各方面给予很有价值的指导;地市档案部门数字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更具有针对性;省直部门提出了微观需求。都将作为规划数字档案馆的依据与参考。

本次研讨活动由河南省档案局科研技术处承办。

 

友情链接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8号 邮政编码:450003 电子邮箱: hndafgc@126.com
版权所有 河南省档案局 豫ICP备11015203号-1 用户登录